【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结构。该包装盒结构包括:外包装盒,外包装盒形成包装空间;产品周向防护组件,产品周向防护组件放置在包装空间内,产品周向防护组件形成用于放置待包装产品的放置空间;产品顶部防护件,产品顶部防护件设置在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的开口端,且产品顶部防护件与待包装产品的顶部相接触;其中,产品周向防护组件为空心结构,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的外侧与外包装盒相接触,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的内侧与待包装产品相接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对待包装产品进行缓冲防护,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缓冲材料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带天线产品的缓冲保护繁琐,并导致包装盒的设计成本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盒结构。
[0002]目前,市场上的包装盒的产品保障缓冲结构均是采用缓冲材料对产品包裹进行缓冲保护的方式,材料都是纸浆盒、pvc吸塑、发泡海绵等包装材料,采用这些包装材料不环保、不降解、污染环境。尤其针对带天线产品进行包装,由于产品天线的存在,使得包装盒的设计难度较大。
[0003]在对带天线的产品进行包装时,通常将带天线产品的天线改为可以拆卸方式,让用户自己回家自行安装。这种拆卸包装的方式,尤其是针对多天线的产品,具有以下缺点:①用户拿到产品后需要重新安装天线,这样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直接感官体验;②需要给天线重新制作缓冲包装,增加成本。
[0004]或者,在对带天线电子设备产品的包装结构都是天线平躺,虽然没有将天线拆卸下来,用户购买产品之后也无需对天线自行安装,但是存在的缺点是:给多天线的产品进行包装结构设计时存在很大的成本压力,比如材质成本、印刷成本、运输成本。
[0005]综上,现有技术存在对带天线产品的缓冲保护繁琐,并导致包装盒的设计成本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带天线产品的缓冲保护繁琐,并导致包装盒的设计成本和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包装盒结构,包括:夕卜包装盒,外包装盒形成包装空间;产品周向防护组件,产品周向防护组件放置在包装空间内,产品周向防护组件形成用于放置待包装产品的放置空间;产品顶部防护件,产品顶部防护件设置在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的开口端,且产品顶部防护件与待包装产品的顶部相接触;其中,产品周向防护组件为空心结构,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的外侧与外包装盒相接触,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的内侧与待包装产品相接触。
[0008]可选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周向防护结构,周向防护结构设置在支撑件内,且两者相接触,周向防护结构围设在待包装产品的外周上,支撑件的外壁与外包装盒的内壁相接触。
[0009]可选地,支撑件具有承载底板、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连接在承载底板的相对两侧上,承载底板与外包装盒的底部内侧具有空隙。
[0010]可选地,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上均开有卡接槽,产品顶部防护件上设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耳。
[0012]可选地,周向防护结构的内侧壁上开有与待包装产品的突出结构相适配的容纳槽。
[0013]可选地,周向防护结构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周向件、第二周向件、第三周向件和第四周向件,四者形成放置空间,容纳槽开在第一周向件、第二周向件、第三周向件和第四周向件中的至少一个上。
[0014]可选地,第一周向件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与第二周向件的一端相接,第二连接耳与第四周向件的一端相接;第三周向件的两端设有第三连接耳和第四连接耳,第三连接耳与第二周向件的另一端相接,第四连接耳与第四周向件的另一端相接。
[0015]可选地,第一周向件、第二周向件、第三周向件和第四周向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开有提拎通孔,以通过提拎通孔上提该相应的周向件。
[0016]可选地,产品顶部防护件的外部轮廓为倒锥台结构,产品顶部防护件插入产品周向防护组件内,且产品顶部防护件的各个侧面均与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相接触。
[0017]可选地,产品顶部防护件的顶部开有上提通孔,以通过上提通孔提起产品顶部防护件。
[0018]本实用新型中,将待包装产品放置在产品周向防护组件所形成的放置空间内,并通过产品顶部防护件对待包装产品进行压紧,使得待包装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上下窜动,并且,空心的产品周向防护件将产品与外包装盒隔离开,使得外力在挤压外包装盒时不会直接挤压到待包装产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直接通过包装结构有效地对待包装产品进行缓冲防护,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缓冲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并且环保无污染。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结构的实施例的产品周向防护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结构的实施例的产品顶部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10、外包装盒;20、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1、支撑件;211、承载底板;
[0024]212、第一侧支撑板;213、第二侧支撑板;22、第一周向件;
[0025]23、第二周向件;24、第三周向件;25、第四周向件;251、容纳槽;
[0026]252、提拎通孔;30、产品顶部防护件;31、卡接耳;32、上提通孔;
[00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0]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包装盒结构包括外包装盒10、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和产品顶部防护件30,外包装盒10形成包装空间,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放置在包装空间内,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形成用于放置待包装产品的放置空间,产品顶部防护件30设置在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的开口端,且产品顶部防护件30与待包装产品的顶部相接触,其中,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为空心结构,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的外侧与外包装盒1相接触,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的内侧与待包装产品相接触。
[0032]在对待包装产品进行包装盒包装的过程中,将待包装产品放置在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所形成的放置空间内,并通过产品顶部防护件30对待包装产品进行压紧,使得待包装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上下窜动,并且,通过空心结构的产品周向防护件20对待包装产品进行周向防护,空心的产品周向防护件20将产品与外包装盒10隔离开,使得外力在挤压外包装盒10时不会直接挤压到待包装产品。因此,利用该包装盒结构可以直接通过包装结构有效地对待包装产品进行缓冲防护,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缓冲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包装运输成本,并且环保无污染。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包括支撑件21和周向防护结构,在应用该包装盒结构对待包装产品进行包装时,周向防护结构设置在支撑件21内,并且两者相互接触,以使周向防护件稳定在支撑件21内,然后将周向防护结构围设在待包装产品的外周上,则产品在装载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窜动,进一步地,支撑件21的外壁也与外包装盒1的内壁相接触而无法窜动。
[0034]支撑件21具有承载底板211、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连接在承载底板211的相对两侧上,承载底板211与外包装盒10的底部内侧具有空隙,由于该承载底板211与外包装盒10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当在运输的过程中有外力作用在外包装盒10底部上时,外力会在该间隙范围内被抵消,因而外力无法作用到待包装产品,使待包装产品能够在运输过程保持完好。
[00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支撑板212、承载底板211与第二侧支撑板213为一体结构,即支撑件21是通过一整块硬纸板经过折痕弯折成型,因此,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是具有间隔的双层纸板。
[0036]周向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其中,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四者首尾相接以形成放置待包装产品的放置空间。第一周向件22和第三周向件24分别与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相贴合,即周向防护结构与支撑件21之间相接触的位置。
[0037]在对多种待包装产品进行包装运输时,尤其是带有多个天线的产品进行包装运输时,由于天线往往突出与产品主体设置,因此,周向防护结构的内侧壁上开有容纳槽251,该容纳槽251与待包装产品的突出结构相适配,即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中的至少一个上开有与待包装产品的突出结构相适配的容纳槽251,优选地,为了适应待包装产品的结构形式,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四者上可以任意组合地开设容纳槽251。通过这些容纳槽251,工作人员在包装待包装产品时,无需再将天线拆卸下来,或者将天线折叠起来再进行包装,只需将天线与产品主体正常安装完成并正常放置,然后将突出的天线后放于放置空间内,SP可完成待包装产品的放置工作,然后将产品顶部防护件30放置在该待包装产品的顶部上,最后将外包装盒10封装完成即可。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在未放置待包装产品前散开,因此,第一周向件22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耳221和第二连接耳222,第一连接耳221与第二周向件23的一端相接,第二连接耳222与第四周向件25的一端相接;第三周向件24的两端设有第三连接耳241和第四连接耳242,第三连接耳241与第二周向件23的另一端相接,第四连接耳242与第四周向件25的另一端相接。通过各个周向件之间的结构锁紧连接,无需使用胶水进行粘合,因而降低了包装盒结构的制造成本,并且环保,锁紧、卡扣在一起的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之间结构牢固,并且,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中的至少一个上开有提拎通孔252,本实施例中仅仅在第二周向件23的顶部开有提拎通孔252,以通过提拎通孔252上提该相应的周向件,容易实现拆装操作。
[0039]结合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上均开有卡接槽2110,产品顶部防护件30上设有与卡接槽2110相配合的卡接耳31。当产品顶部防护件30放置在待包装产品的顶部上,并且卡接耳31与卡接槽2110相配合卡接之后,当外力有包装盒结构的顶部向下进行施力挤压时,此时,产品顶部防护件30将外力通过卡接耳31传递到支撑件21的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上,然后由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直接传递至外包装盒10的底部,防止外力挤压产品。
[0040]进一步地,产品顶部防护件30的外部轮廓为倒锥台结构,且产品顶部防护件30的四个侧面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相接触。这样,当外力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卡接耳31被弯曲超过其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后,产品顶部防护件30会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此时,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可以承接住产品顶部防护件30,从而进一步防止外力作用挤压待包装产品而对产品造成损坏。
[0041]在本实施例中,产品顶部防护件30的顶部开有上提通孔32,以通过上提通孔32提起产品顶部防护件30,无论是工作人员进行包装,还是用户购买之后进行拆封包装,通过该上提通孔32都能够方便、快捷地对产品顶部防护件30进行移动。
[0042]在用户购买并将产品取出之后,由于该包装盒结构的结构强度高,能够承受相当的重量(例如一个高180cm,160斤重量的成人站立在该包装盒结构上,一个小时之后该包装盒结构仍保持完好),因此,用户将产品取出之后,还可以利用该包装盒结构作为凳子循环使用,以达到环保、资源重复利用的目的。
[0043]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尤其针对待天线产品而言,该包装盒结构的设计优点在于:
[0044]1、产品天线由传统包装结构的平躺转变为本实施例的产品天线容纳在相应的周向件的容纳槽内(即产品天线和产品壳体相垂直地放置),优点是节约成本,包装盒结构展开尺寸变小,方便运输,并且包装盒结构整体牢固性增强,避免原来天线和产品壳体平行展开过大而导致包装盒在运输过程中裂开的问题。
[0045]2、本实施例的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均采用牛皮纸设计,并且全部利用卡口结构设计,无手工胶水粘合、无印刷,设计想法构思源于中国传统木结构中的榫卯设计,环保、节约成本。
[0046]3、牛皮纸的外包装盒为扣抵设计(即利用一块完整的纸板进行折叠扣接成型),无印刷,这种结构结实耐用。
[0047]4、包装盒结构的创新思路是:通过四周的空心设计的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包围(产品完全悬浮在包装盒结构的中央),极大的增强了运输过程中的缓冲空间,相比于现有技术,行业很难做到产品四周完全悬浮在包装盒的中央,一般都是产品壳体直接与包装盒接触,有些是采用海绵来做顶部的保护,不环保、增加成本、不美观、不具有本实施例的包装盒结构的设计唯美性。
[004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包装盒(10),所述外包装盒(10)形成包装空间; 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放置在所述包装空间内,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形成用于放置待包装产品的放置空间; 产品顶部防护件(30),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设置在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的开口端,且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与所述待包装产品的顶部相接触; 其中,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为空心结构,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的外侧与所述外包装盒(10)相接触,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的内侧与所述待包装产品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包括支撑件(21)和周向防护结构,所述周向防护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1)内,且两者相接触,所述周向防护结构围设在所述待包装产品的外周上,所述支撑件(21)的外壁与所述外包装盒(10)的内壁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具有承载底板(211)、第一侧支撑板(212)和第二侧支撑板(213),所述第一侧支撑板(212)和所述第二侧支撑板(213)连接在所述承载底板(211)的相对两侧上,所述承载底板(211)与所述外包装盒(10)的底部内侧具有空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板(212)和所述第二侧支撑板(213)上均开有卡接槽(2110),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2110)相配合的卡接耳(3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板(212)、所述承载底板(211)与所述第二侧支撑板(213)为一体结构。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防护结构的内侧壁上开有与所述待包装产品的突出结构相适配的容纳槽(25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防护结构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周向件(22)、第二周向件(23)、第三周向件(24)和第四周向件(25),四者形成所述放置空间,所述容纳槽(251)开在所述第一周向件(22)、所述第二周向件(23)、所述第三周向件(24)和所述第四周向件(25)中的至少一个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件(22)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耳(221)和第二连接耳(222),所述第一连接耳(221)与所述第二周向件(23)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连接耳(222)与所述第四周向件(25)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周向件(24)的两端设有第三连接耳(241)和第四连接耳(242),所述第三连接耳(241)与所述第二周向件(23)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第四连接耳(242)与所述第四周向件(25)的另一端相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向件(22)、所述第二周向件(23)、所述第三周向件(24)和所述第四周向件(25)中的至少一个上开有提拎通孔(252),以通过所述提拎通孔(252)上提该相应的周向件。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的外部轮廓为倒锥台结构,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插入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内,且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的各个侧面均与所述产品周向防护组件(20)相接触。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的顶部开 有上提通孔(32),以通过所述上提通孔(32)提起所述产品顶部防护件(30)。
Copyright © 2024 某某沙盘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3171号